一个人的好诗赏(0111):《或许》
/谷 冰
《或许》
作者:左拾遗
落花之美。在于她是一场彩排的雪舞
装点着村庄的春梦
中药店里,当归
代写家书。叮嘱出门在外的游子
“城里没有的东西。或许,乡下有”。
乡下有的寂静。火车是运不走的,不可以
复制或零售。宗祠
像钉子户一样固执,夜幕上的繁星
摘不到手的月亮
依稀都是母亲提篮里的青菜,布满了虫眼
好诗点赞:或许,这是一首思乡的作品,其乡情之浓,往左能拾一大筐;往右呢,也能拾一大筐。
作者在诗里写思念故乡了吗,没有,但乡情却已经满篇氤氲。
在冬天,在落雪之际,想到了故乡,村庄里都是春梦,是雪花装点的,雪花在演出雪舞,这是“落花之美”。如果你说:在冬天,下雪了,我想到了故乡。也未尝不可,可这样一来,意境就淡了,诗的元素就会大大降低。
做春梦时,一般大抵在春节。游子要归乡,事先捎一封家信,作者说,要到中药店里,要开一味当归。患了思乡病了,要服药,必服当归。偏不这样说,当归成了主语,要代写家书,诗味出来了。“城里没有的东西。或许,乡下有”,实话,没有什么呢,乡情。
火车没有办法运走“乡下有的寂静”,也不可以“复制或零售”,寂静是乡下的特产,怎么可以运得走呢?最难办的是“宗祠”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没办法的。它是生命里的,切入了游子的血脉。钉子户的比喻,真是准确,到位,深刻。
“夜幕上的繁星”“ 摘不到手的月亮”,这些闪光的东西,明亮的东西,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“举首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。故乡有母亲,作者把天上的星辰比作了母亲提篮里青菜上,星罗棋布的虫眼。这个比喻谁用过呢,说不定就是左拾遗的首创。这样的想象够大胆的,够新奇的。它给予读者的就是这种新鲜的刺激。
怎样巧妙地运用语言,是区别诗人是否灵慧的试金石,人云亦云的话尽量少说,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,说到底,就是说给诗人听的。别人没说过,你说出来了,你就是骄傲。作为读者,无疑就是最大的享受了。
2014.09.26.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