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的好诗赏(0258):《赴死之心》
/谷 冰
《赴死之心》
作者:温柔刀
雷平阳以写史之心为一条河
立传。陈先发以写碑之心为半阙诗命名
在语言中独活。我灵魂飞出的檐角
遮蔽在没有说出的部分,不可触摸
工业文明的水笼头,冲不去
满身铜臭。何三坡安步当车
大解以石为友。若以赴死之心
我撬开语言的壳点灯,石头开口必说
——你我都立在原处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a6df0c730102vkb9.html
谷冰点评:题目就够刺激的,什么事要准备一颗赴死之心呢,是故作惊人之语呢还是另有深意?
雷平阳陈先发何三坡大解皆是当下诗坛上大佬级别的诗人,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,能为一条河立传,能为半阙诗命名。当然不是随便立传,也不是随便命名。而且,一个是写史之心,一个是写碑之心,可谓份量之重,这就是作者之所以推崇的原因吧。
在“在语言中独活”,这是取得成就的诗人的本事。独活,说明了这些人掌控语言玩转语言的能力,是超出了绝大多数的诗人的,一个独字,说尽了他们为诗的语言艺术。但是作者还有更为肯定的部分,“我灵魂飞出的檐角/遮蔽在没有说出的部分,不可触摸”,也就是说,除了独活之外,我没有说出的那些,是不可触摸的,或许更为深刻,更有其深远意义。作者也够谦虚的。
在现代社会,市场经济,铜臭熏天,文明虽好,可她也无能为力(笼头是不是龙头之误呢),但有的人可以超然物外,可以不受这些雾霾污染,他们都是超脱的人,可以独步天下,凌空高蹈的人,如何三坡可以安步当车,大解可以以研究石头为乐趣,为清友。
那么,我拿出最大的决心,最坚韧不拔的毅力,像赴死一样去努力追赶,去“撬开语言的壳点灯”,用这些灼照灵魂的灯,打开智慧的锁孔,又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?是超越,是尾随是无用功呢?
“石头开口必说”,这是以大解之石,引出了开口说话的石头,“你我都立在原处”,唉,原来是这么一个结局,拿出了“赴死之心”,拿出了最大的努力,却没有向前迈动半步,还立在原处!真是悲哀呀,真是惭愧呀,真是没有办法啊!
九行的短诗,有弹性的空间,有伸展的张力,有广阔的触须,有灵魂的剃刀,有敬慕的名人,有凝重而质感的语言,且干净而简练,也有短诗超拔的力度。刀刀之刀,钢口堪好,能削铁如泥啊!赞。
2015.04.03.
评论